近期,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播出后,引发热议。
作为一部正儿八经的社会主义主旋律剧,成为一种现象级的观看热潮,真的好难。这样一个关于反腐的剧,豆瓣评分9.1,口碑好到逆天,且据不完全统计,网络总播放量破60亿。期间,《人民日报》也连续发布文章,其中包括一篇头条,对《人民的名义》评价颇高。更为甚者,随着热播目前剧集已经播出过半,虽然遭遇泄片风波,但收视数据持续高涨并未受到影响,观众口碑继续发酵,成为名副其实的一部爆款剧。那么它为什么如此迅速的热播走红呢?网络上一搜,就能搜到“尺度够大”、“尺度空前”、“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”等等,个人把它归结三点。
第一,政府支持。周梅森说:“我之前创作《绝对权力》和《国家公诉》时,对这两部剧分别作了八九百处修改后,才获通过,《绝对权力》还差点被毙了。《人民的名义》中关于政法帮、秘书帮的描写,放在以前也是不行的。但这次,我还在创作的时候,有关部门领导就让人捎话鼓励我:一定要把我党‘壮士断腕、刮骨疗毒’的反腐决心写出来,把党内有些野心家‘团团伙伙’、‘帮帮派派’的做派写进去。”
第二,群众期盼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,成效显著,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。从《永远在路上》到《打铁还需自身硬》,再到《人民的名义》,让我们看到反腐已经从政府引导到了全民参与,全面反腐的号角已经吹响,全面反腐的氛围已经形成,人民群众看着贪官受到惩罚很解气,他们期盼看到反腐的效果,更期盼在电视剧和真实案例的警惕教育下,党政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。
第三,剧目组给力。一是编剧周梅森“采访了大量的案例,去检察院体验生活,花了大半年的时间,翻阅大量案宗、卷宗,然后提炼采访,再开始做。二是一众老戏骨演绎出现代官场的众生百态,剧中的情境与观众的体验相遇、碰撞,会有触动、有衍生、有想象,进而共同完成对作品的形象塑造与价值诠释。
反腐不怕尺度大,就像这部电视剧,有尺度才更有效果,反腐的路上,以人民的名义且走且挖坑,挖大挖深挖出艺术,挖坑不是增加悬念、提升“收视率”,而是把“贪腐”永远的埋进坑里,再也爬不上来。